


吾家高密东北乡,
三贤四宝美名扬。
石磨火烧咬头好,
韮菜炉包滋味香。

莫言先生曾赋打油诗笑谈家乡高密四宝及美食,在高密市所有名吃当中,姚哥庄“石磨”牌火烧可以说是最地地道道的特色食品,它不仅看起来亲切,吃起来味道甜美,而且令人不禁想起妈妈的味道。

走进姚哥庄“石磨”火烧直销店内,一股浓浓的麦香味迎面扑来。店内前来购买“石磨”火烧的客人络绎不绝。
“石磨”火烧始于1912年,历经五代传承,延绵至今已有100余年。以前石磨火烧被叫作杠子头火烧,因做火烧的面很硬,手揉不动,需用木杠翻压,因此而得名。其制作十分考究,必不敢省任何一道工序。首先采用纯天然优质小麦,用传统石磨磨制面粉;其次是和面,用一半发面、一半呆面,一起揉合;然后再经过擀、搓、撕、揉、卷五道工序,纯手工操作;最后用火烧模子磕出形状,再用煤炉烤。一个火烧从和面到出炉需要经过70分钟的时间。2008年,石墨火烧被评为高密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被认证为“山东名小吃”。
石磨火烧传承人王晓聪说:“石磨火烧之所以好吃,首先,抓住面粉质量,其次保留了传统的工艺技术。我们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良,用现代生产技术来还原当时打火烧的传统技艺。”
“石磨”火烧个大、口感好,面实、味香、嚼脆、内中韧而不硬、发而不暄、咀嚼略带甜味。刚出炉的火烧“十里能闻其味”,这话虽说有点夸张,但的确与众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论切、掰、咬时都不会掉渣。
火烧虽单一,吃法却不少。热吃筋道香甜,凉吃越嚼越香,还可以切成片或掰成块,用各种菜下着吃,这就是高密有名的“烩火烧”,既有营养又好吃。
文化的传承在于不断的创新,味道的传承亦是如此。近年来,“石磨”火烧积极培训火烧技艺传承人,搭上电商平台的快车,将石磨火烧卖到了全国各地及海外。

石磨火烧传承人王晓聪告诉记者,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他们还创新推出全麦、鸡蛋蜂蜜、啤酒香酥火烧,让全国老百姓都能尝到高密当地特色美食。

传统饮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城市的魂。在饮食市场竞争中,大浪淘沙,本地传统饮食小吃并没有呈现断崖式、陡陷式下降趋势,消声灭迹,反而勇立潮头,长期占据人们的味蕾。
市商务局副局长臧延琪说:“多年来我们始终重视促进全市餐饮行业发展,每年都与人社局联合举办餐饮技能大赛,联合餐饮商会、协会组织各餐饮企业到周边地区交流学习,提升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劳动技能,定期举办美食节等餐饮推广活动,积极推荐石磨火烧等高密特色菜品参加潍坊和山东省美食评选。”

无论吃遍多少山珍海味,无论走的多远,高密人记忆里永远都有石磨火烧的影子、母亲的味道,韧而不硬、发而不暄的石磨火烧,让人吃得畅快,吃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