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报
高密市教育和体育局
为深入推进“潍有书香”全民阅读品牌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潍坊市教育局、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潍有书香·校园书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在学校自主申报、各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专家实地查验基础上,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红高粱书苑、高密市北关小学教师创新书苑成功入选潍坊市首批“潍有书香·校园书苑”!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启动“红高粱书苑”建设项目,规划建设以莫言先生等高密文人作品为主题的校园书苑,并设置红高粱文学阅读专区。学校充分利用红高粱文学相关资源,以“潍有书香·校园书苑”建设为载体,构建学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读书模式,推动形成“读诵结合、学悟结合、读践结合”的“三结合”阅读推广模式,以书育人,以书启智,以书养德。
营造书香氛围
PART1
打造“红高梁课程”
加大投入力度。学校每年投资10万元丰富学校图书配备,改善阅读条件。学校现拥有图书室1个,学生阅览室2个,红高粱书苑1个,教师阅览室4个,综合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所有图书实现电子借阅,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开放,保障阅读需要。
重视环境建设。学校充分利用连廊、校园大厅等空间,创建读书吧,放置电子校宣屏,开设书报亭。同时学校结合完美教室的打造,设置图书角,开发书香班本课程,形成“开门见书山、推窗闻书香”的读书境界。学校还打造了“根在高密”文化长廊,让书籍阅读与家乡情怀陶冶随时随地发生。
打造“红高粱课程”。学校借助高密本土丰富的文学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将高密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作为“红高粱书苑”重点名人资源,依托莫言文学艺术馆、莫言旧居、莫言故居、红高粱影视城等相关资源,围绕莫言的童年故事、名篇佳作等,编撰了《莫言的童年》《莫言的美文》 《莫言的故事》相关校本课程。将莫言文化融入校本阅读课程,形成“一校一特色”的文化传承教育体系。
创新阅读载体
PART2
激发阅读兴趣
积极倡导学生阅读莫言文学书籍,有计划地开展图书借阅、阅览等活动,保证让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8-10本书。各年级根据年级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保证低年级每日阅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中年级每日阅读时间不少于45分钟,高年级每日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学校还通过每周班级图书漂流、每月年级图书漂流的方式,让图书流动起来,让阅读丰富起来。
完善评价体系
PART3
推进书香建设
学校积极为孩子们的阅读成果提供展示场所,将教室的后扎板、墙报、学校走廊、廊顶等场所作为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以及才华的阵地,学生的展示成果形式多样,如读书小报、诗配画、优秀作文等。根据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的展示方式。如主题探究、知识竞赛、诵读比赛、诗歌咏唱、课本剧表演等,以满足不同学生才艺展示的需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
学校还启动家校互动评价,利用阅读任务单,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方式,促学校、家庭,形成阅读合力,评选读书之星、经典诵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初见阅读成果
PART4
校园溢满书香
书香阅读尊重学生个性,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省市级艺术大赛中有80多人次获奖;山东教育电视台组织的“小小朗读者”、潍坊市“中华诗文诵读大赛”、高密市“我爱记诗词”“经典诵读”“红色故事演讲”大赛近200人获奖;有100多篇文章在《当代小学生》《语文周报》等刊物发表。
学校教师也得以迅速成长,1位老师获全国阅读大赛特等奖;8人获得潍坊市创新课堂、潍坊市“读写结合阅读课”大赛一、二等奖;80多名老师在演讲大赛、征文大赛、普通话比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中获奖。
作为高密本土一所有着近三十年文化积淀的名校,学校将充分运用多方资源倾力打造校园书苑,同时不断创新,为校园书苑建设注入活力,让全校师生在书香中成长,于阅读中绽放。
北关小学

高密市北关小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校园书苑文化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一
理念先行,构建阅读引领体系
二
多元建设,打造沉浸式阅读空间

三
多彩活动,点燃阅读与创新热情
四
成果斐然,成绩亮眼
供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高密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