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豆类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像黄豆、红豆、豌豆、扁豆等都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
今天向大家推荐的这个豆,在国际上有“营养豆”的美誉,比直接吃豆子功效更强,吃法也更简单!这个豆就是我们熟悉的豆豉,它不仅是调料,也是一味药,很多长寿老人都喜欢吃。

豆豉一般由黄豆或黑豆发酵而成,与豆酱、酱油、腐乳一起并列为我国四大传统大豆发酵食品。
在发酵过程中,大豆中的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都被充分保留了下来,而维生素B12则比以前更高,钴含量发酵后甚至能达到小麦的40倍。
现代学者研究认为,豆豉有助消化、延缓衰老、增强脑力,提升肝脏解毒功能、减少血管内形成血栓及胃肠道发生肿瘤等的概率。
中医也认为,豆豉性微寒,入肺、胃经,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能宣散郁热,还能解酒毒。加之其发汗之力颇为平稳,有发汗不伤阴之说,常用于外感初起。


豆豉中富含能溶解血栓的溶栓酶,有助于改善大脑血流量,辅助预防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
此外,豆豉中富含的钴元素也能辅助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黑豆具有补肾的功效,用黑豆制成的黑豆豉也有补益肾阴的功效。而且制成豆豉后,其性味偏温,有和胃功效;又会产生益生菌,对肠道也有好处。


最近气温变化大,容易感冒,而豆豉正好有解表的功效,轻度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都可以用豆豉来缓解。轻度的感冒用淡豆豉和葱白煮水可以缓解。

材料:葱白15克、葱须15克、豆豉10克、姜8克、黄酒30克
做法:将豆豉、生姜(切丝)加水500毫升,加盖煎沸,加葱白、葱须,文火煮5分钟,再加黄酒烧开即可。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可用于风寒感冒初期之头痛、打喷嚏、发冷无汗者。



舌苔薄呈黄白色、容易莫名烦躁、夜间难以入睡、多梦易醒,这些都是虚烦的主要表现,也可以适当吃些豆豉来调理。
《伤寒论》中用淡豆豉和栀子搭配成汤剂,很适合更年期心神烦躁的女性。


豆豉可以与多种食材搭配,比如排骨、鲫鱼等,有补肾、利水、利尿的功效。年龄大的人,血液循环不好,下肢容易肿,适当食用有消肿的作用。

有些人喜欢直接在超市购买豆豉,也有些人喜欢尝试自己制作豆豉,不妨试试在家制作简单的豆豉:
①将黄豆加水煮5小时,捞出后放入保鲜盒,密封盖好;
②在暖气上放一天,等黄豆发黏拉丝后放在阴凉处晾干;
③加入少许食盐、花椒粉、辣椒粉,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
④倒入适量老抽,将黄豆腌制三天即可。

食材:排骨400g 、香辣豆豉2勺、红辣椒2个、大蒜2瓣、生姜、生粉、白糖、料酒、冰糖
做法:
1、排骨用刀剁成小块,加入糖、生抽、料酒和姜丝拌匀后腌1小时。
2、大蒜切成末,红辣椒切成段。
3、在腌好的排骨中加入豆豉、蒜末、红辣椒和生粉拌匀。
4、放入蒸锅,大火蒸 30 分钟就好了。


食材:豇豆、鸡蛋、豆豉、美人椒、蒸鱼豉油
做法:
1、豇豆焯水切丝,豆豉切碎,美人椒切圈。
2、鸡蛋加入白醋炒碎待用。
3、锅中放入葱姜蒜、豆豉煸香,加入料酒、蒸鱼豉油、盐、糖、鸡粉进行翻炒。
4、砂锅煲中滴入香油,炒熟的豆角放入锅中,铺上鸡蛋、美人椒,浇上少许热油即可。


食材:鲈鱼、盐、胡椒粉、姜、辣椒、淀粉、豆豉、猪油、蒜、小葱
做法:
1、鲈鱼切块,加入盐、胡椒粉、姜末、辣椒段淀粉,抓拌均匀,腌制10-15分钟;
2、豆豉切碎备用;
3、锅中加入猪油、豆豉、蒜末,翻炒成熟后倒在腌制好的鱼肉上,上蒸锅蒸10分钟
4、鱼肉蒸好后,倒入小葱碎,淋上热油即可。
来源: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