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羡慕了!经常“秒睡”可能是病!

来源:爱高密 日期:2025-02-27 10:25:20

图片


20岁的小张,从小学开始只要学习就犯困,甚至“10秒之内进入梦乡”,起初父母一直认为他不爱学习。在课堂上,他常常无法控制地突然入睡,有时走路、吃饭时也会突然“断电”,甚至一头栽倒在地。这种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让小张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生活上也带来不少烦恼。

经过多家医院的辗转就诊,近日来到潍坊市中医院行睡眠呼吸监测(nPSG)及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最终被确诊为“发作性睡病”。

经治疗用药后“秒睡”明显改善,让小张的学习效率提高不少,生活的烦恼也消除不少。

让我们一起来挖一挖“秒睡”背后的病因—发作性睡病。



1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图片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与快速眼动期相关的睡眠异常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主要表现为:

1.发作性日间过度思睡:患者在白天会突然感到强烈的睡意,无法抗拒,无论学习、吃饭、还是走路,随时都有可能秒睡,但时间可能不长。简答的说就是不睡不行!

2.猝倒发作:患者会因强烈的情感刺激,如大笑、激动等,突然失去肌肉张力而跌倒。

3.睡眠幻觉:患者在入睡时或觉醒前出现生动的、恐怖的幻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4.睡眠瘫痪:患者在入睡或觉醒过程中出现暂时的四肢无法活动或讲话。

5.夜间睡眠紊乱:如夜间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夜间多梦等。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睡眠行为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等。

其中,日间过度思睡、猝倒发作、入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合称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2

为什么会得发作性睡病?

图片

发作性睡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发作性睡病有什么影响?

图片

发作性睡病并不会直接危害生命,但却会像小张同学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上造成一定困扰,当然严重时可能会对身心造成强烈的伤害。

1.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患者白天会出现过度嗜睡、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导致学习、工作效率下降,甚至造成失误。

2.增加意外伤害风险:患者在情绪激动时(如大笑、愤怒等)会突然出现肌肉无力,导致猝倒,这可能发生在驾车、操作机械等危险的环境中,大大增加身体意外伤害的风险。

3.精神与心理影响:发作性睡病会导致患者的脑神经异常,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等情况。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的社交和生活。

4.肥胖风险增加:部分发作性睡病患者会出现肥胖的情况。肥胖本身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5.夜间睡眠障碍:多达8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碎片化的问题,包括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睡眠呼吸障碍等。


4

如何诊断发作性睡病?

图片

发作性睡病的诊断需要依赖详细的病史询问、睡眠监测和实验室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夜间多导睡眠监测(nPSG)及次日进行日间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睡眠结构、REM睡眠异常以及日间嗜睡程度。另外,脑脊液检查和必要的睡眠问卷调查也用于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估。这些都需要专门的神经睡眠科医生来操作。



5

如何治疗发作性睡病?

图片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终身性疾病,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枢兴奋剂和抗抑郁药物。中枢兴奋剂如替洛利生、莫达非尼和哌甲酯,可以改善日间嗜睡症状;抗抑郁药物如文拉法辛和氟西汀,可以控制猝倒发作、入睡幻觉和睡眠麻痹。此外,γ-羟丁酸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

2.  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包括:

①日间规律小睡可持续改善觉醒水平,并有助于减少兴奋性药物和抗抑郁剂的使用剂量;

②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可有效缓解日间过度思睡、减少共病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③通过社会家庭支持,在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理解和帮助,增强信心。



6

发作性睡眠患者的自我管理

图片

对于发作性睡病患者而言,良好的生活管理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患者应该: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日间应有计划地安排小睡,特别是午睡来减少睡意。

2.避免睡前过度兴奋: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料,不看恐怖或刺激性的电影。

3.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4.进行适当的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应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发作性睡病的方法,但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潍坊市中医院



推荐新闻

视频

头条推荐

扫二维码下载

"爱高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