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人间烟火

来源:爱高密 日期:2022-11-17 10:51:06


原创 马福英 

 

     2012年农历八月二十九,奶奶去世,享年九十九岁,也算是高寿了。如果不是在九十五岁那年不慎摔倒骨折,寿命再延长十年八年是不成问题的。奶奶摔伤之前一直是很健康的,耳不聋眼不花,走路不用拐杖。

     我结婚的时候,母亲请了伯母婶娘一起给我做被子,近八十岁的奶奶自告奋勇,负责往绣花针上穿线,土话叫“纫针线”,且不用老花镜。奶奶八十岁那年,我的儿子出生。遇到两边父母农活忙的时候,奶奶就主动担当起了帮我看孩子的任务。八十岁的奶奶背着一岁的儿子,在当时我工作的乡镇大院也是一道特别的风景。

     奶奶九十岁那年,因出门忘记带钥匙,竟然能做出自己翻爬窗户进屋开门的壮举。也是这一年,奶奶还重拾剪纸糊箱盒的老手艺,给我们孙辈三人每人做了一个精美的箱盒以作念想,还特地给我这个唯一的孙女留了一套剪纸样品。奶奶做的箱盒是老年间结婚必备之用品,大大小小的一整套好多个,规格不一,自行选择,自由搭配,用于日常家居收纳物品,非常方便实用。奶奶剪纸的手艺是从太奶奶那里传承下来的,且一直用这老手艺补贴家用。冬闲出不了门的时候,奶奶就坐在炕头忙碌着,剪纸、衬纸、打壳(que)子等等好多流程,一样一样做下来,有条不紊。在我小时候,奶奶曾极力劝导我学习剪纸和制作箱盒的手艺,让我继承她的衣钵,也多一样谋生的本事。无奈我志不在此,没有把奶奶这闻名于十里八乡的老手艺传承下来,现在想起来还是一桩憾事。

     七十岁以前的奶奶是很强势的,给小时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感觉就是那种封建社会的婆婆,经常的找事挑事,为难父亲母亲,有时候到了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步,让人很难理解。母亲知书达理、柔弱善良,遇上撒泼的婆婆,只能躲。父亲很孝顺,不忍忤逆奶奶,但又很明事理,所以夹在中间很是为难。后来年纪大了,奶奶的脾气也慢慢的好了起来。等我长大以后,再去回顾奶奶的心理,她的找事挑事,大抵是无意识的和媳妇挣儿子吧。

     元旦回家,父亲说起了奶奶的一些我所不知道的往事,也才知道父亲母亲为什么能忍受奶奶的霸道和蛮不讲理。

     父亲三岁那年,爷爷去世,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父亲还有一个哥哥,八岁那年因病少亡。奶奶一个人拉扯着孩子,撑着一个家。

     1959年,父亲十八岁,在位于平度新河镇的山东省华侨中学读高中。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学校里学生的伙食费和定量降到了最低,父亲因为兼着体育生的缘故,定量在班里是最高的,每月28斤粮食。父亲知道奶奶在家日子艰难,每顿饭都节省出一小块栗子大小的干粮存起来,计划周末放假回家带给奶奶。一天中午,学校传达室的工作人员找到父亲的班级,说是门口有人找。父亲走到学校门口,一看是奶奶,赶紧跑上前。而奶奶一把抱住了父亲,嚎啕大哭。父亲紧张的问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咱?奶奶哭了一会,说是没事儿,也没人欺负,就是想儿子了。说了一会话,奶奶说,看看你就行了,我回去了。父亲忽然想起自己攒的那一捧碎干粮,就让奶奶稍等一会儿,跑回寝室取了盛放碎干粮的黄书包,交给了奶奶,让她带回去。奶奶噙着泪说,你要好好的,我走了。然后就带着那袋干粮回家了。

     多年后,父亲听奶奶说,那一次奶奶去看他,实际上是打算去看儿子最后一眼的,当时家里已经没有一颗粮食了,春日漫长,除了饿死,没有任何的活路。正是父亲攒下的这一捧干粮,救了奶奶一命。奶奶当时挎着黄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哭边吃着那些干硬的干粮,没有水,就那么慢慢的嚼着,走到家的时候,基本上吃饱了,这时候的奶奶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活下去的勇气和意志,哪怕是为了儿子,也一定要想办法活下去。奶奶决定到生活条件稍好点的河东一个远房亲戚家去借粮,如果借不到,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能放弃,一定要度过这一段青黄不接的艰难光景。   

     后来,那家善良的亲戚可怜她们孤儿寡母不容易,借给了36斤粮食,有小麦、玉米、大豆、地瓜干等等,按黑市价格折算成现金,打了欠条。回家后聪明能干的奶奶分批次把这些粮食磨成面粉,蒸成馒头,偷偷地拿到集市上去卖掉,然后用换回的钱买回粮食,再磨成面粉蒸成馒头去卖。卖馒头的过程是很惊险的。装馒头的篓子寄放在可靠的亲戚家里,然后用干净棉布裹几个馒头揣进怀里,到人群里小心翼翼的联系买家,就是这样一个个、一趟趟的卖。在那个年代,这种行为叫“投机倒把”,是“资本主义尾巴”,被抓到是要被严惩的。奶奶就靠着这样最原始的商品经济,活了下来。

     父亲哽咽着说到这里,我早已热泪盈眶,也就不难理解那些年父亲母亲为什么会给予奶奶那么多的忍让包容。

     奶奶脾气不好,心地却非常善良,看不得别人受苦。生活但凡能过得去,就经常力所能及的接济帮衬左邻右舍和亲戚,做了很多善事。我记得小时候,每每有要饭的在我家附近的碾屋里留宿,奶奶总会让母亲多做些饭食,舀上一碗汤,包上几个干粮,有时还带上块咸菜,打发我们给送过去。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奶奶就是这样。父亲记得有一年冬天傍晚,有一个妇女领着一个和父亲差不多大的男孩要饭到了村里,晚上也是留宿在碾屋里。可是那一天特别的冷,奶奶想着那对母子在碾屋里会冻死的,特别是那孩子,太可怜了。就带着父亲把那对冻得发抖的母子领回家里,挤在了一个炕上。家里也不宽裕,没有多余的棉被,那孩子就和父亲盖一条棉被,打通腿。奶奶摸了一把孩子的棉裤,发现带着很多破洞的裤子里面几乎没有棉絮,絮的是干草。奶奶眼里的泪哗的就流了出来。二话没说,找了一些旧棉絮给絮上,再把裤子缝补好。

     奶奶是个很坚持原则的人。她以她的方式引导我们学会了分享、分担,学会了友爱互让。在我的记忆里,奶奶不是个无私的人。无论是早前困难时期,还是后来生活好转,家里有了好东西,特别是那些好吃的,奶奶总会先留出自己那份,然后才分给我们三个孩子。时间久了,我们除了知道先孝敬奶奶,也会自然而然地给父亲母亲留出来。以前农村的孩子即便是上了学,放了学或放了假都要帮家里干活。我记得每年秋天搂草的季节,奶奶就给还很小的弟弟安排上了活,用竹签子或者长针穿上长长的麻线,让他跟在我们后边串杨叶。我们搂满筐的时候,弟弟也穿了很长的一串,干得兴高采烈……类似的细节贯穿了我们每一个孙辈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后来在我有了孩子的时候,奶奶才告诉我,孩子从不懂事起就要让他知道,有东西要分着吃,大家都有份,不能吃独食;从小要多指挥他干活,俗话讲“孩子会走,强起小狗”,不要怕累着伤着,也不是图他干多少活,就是必须要给他养成一个劳动的习惯,必须让他懂得,有手有脚的,不能吃白食;孩子做错了事,对就是对,错了就是错了,要讲明白,该打的时候就得打,不能偏袒,不要轻易原谅,一定要让他明白是非对错。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怕麻烦,这样长大了才会孝顺、勤劳、明辨是非。我也才真正明白了奶奶的苦心,也真心佩服奶奶的大气。

     奶奶用一点一点细细碎碎长久不懈的坚持,教会我们眼里心里要懂得有老有少,要做到尊老爱幼、互亲互爱。好的习惯真的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我和哥哥弟弟三人从小就这样从“外化于行”到“内化于心”。到现在几十年过去,奶奶不在了,我们的孩子也都已长大了,但我们不管是大家庭凑一起,还是小家庭独处,长幼有序、互敬互让的传统一直都没有变,而且都有意识地一代代往下传承,传承尊重、传承担当、传承爱。 

 


推荐新闻

视频

头条推荐

扫二维码下载

"爱高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