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六年(623年),高密县城迁到今高密市区。县城东接长陵,西连金岸岭,南望平安岭,城北则为夷安泽(后为百脉湖)。城西北二里,百脉湖与金岸岭交会高地,为汉代夷安城所在地,东汉应劭曾在《汉书》夷安县下注“故莱之夷维邑”,唐初高密县城亦曾短暂寄治于此。宋代时城名“义(夷)城堡”,民间则更多称其为“古城”,“古城晚照”为古高密八景之一。20世纪初《山东古迹名胜大观》载当时古城“东北两方土基尚存”。
清光绪年间高密古城营房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人修建胶济铁路至高密,遇李金榜、孙文等人率众抗德阻路。铁路修成后,乡民仍不时对铁路进行破坏。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德国人藉以护路为名,拟在高密建营房驻兵。营房原计划建在城东长陵,此处靠近铁路,地势空旷,便于驻兵管理,德国人已经在这里插上了标识。但长陵历来为高密各大家族墓地所在地,一旦建设,迁坟倒地,势必会民怨纷纷,政局不稳。时任高密县令的徐际鸿与德国人力争,经协商将营房改置在县城西北之古城。
营房由德方出资,雇佣中国百姓进行建设,同年建成。大门内设有一座三层碉堡,其余器械室、宿舍、餐厅、马厩、医务室、花园等一应俱全。营房内保留了大量的空地,用于士兵的日常训练。营房建成后,多位德国驻华高层官员曾来此视察,如阿达尔贝特亲王、奥斯卡·冯·特鲁普尔总督、冯·赫尔岑多夫上将、鲍迪森上将等。而历任高密县令到任后,对德方在县城边驻兵无可奈何,只能与其维护好关系,以防生乱。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山东巡抚杨士骧与德国人交涉,订立撤兵善后条约,并以40万元赎回胶州、高密两处营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发公文给候补道余则达,让其以高密古城购回的德国营房筹办学堂,并拨银一万两。学堂初名胶高实业补习普通学堂,两年后改为山东官立中等工业学堂,余则达担任学堂监督,从全省各州县招生。1912年,学校迁入济南,与济南中等工业学堂合并,成立山东高等工业学堂,后又合入山东大学。古城营房旧址改为海右法政学校,潍县人酆洗元任校长。1914年,此处被日军占领,加盖了门楼和影壁墙,改为高密守备队、高密警备队等,营房内建筑改为第四中队兵舍、铳缝靴工场等。1922年,胶州湾回归,日军从古城营房撤离。1928年,高密因响应北伐,遭到直鲁联军张宗昌麾下顾震部炮轰,古城营房部分房屋亦被炸毁。20世纪30年代,山东省政府曾出资对其进行修葺。20世纪80年代,高密县政府在古城营房旧址上创办了古城中学,至今仍是高密市重点中学之一。
来源:潍坊晚报、潍坊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