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潍坊高密市的兴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对“新邦干细胞注射液”进行稳定性测试。这款国内首个膝骨关节炎干细胞治疗药物,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政府从研发到临床全程护航,政策、资金、人才的‘组合拳’打通了创新链堵点。”兴瑞生物技术总监强邦明感慨道。
兴瑞生物的快速发展,是高密市以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崛起的缩影。近年来,高密市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集群,通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以兴瑞生物为骨干的一批医药健康企业快速成长,生产制造的生物酶、固体制剂等系列产品赢得市场广泛认可,目前正向百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生物医药产业盈利周期长,从临床前研究到新药上市,通常需要8到10年的时间。面对“十年磨一剑”的行业规律,高密市坚定发展定力和耐心,构建“顶格推进”服务体系,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产业集群专班,建立“协会自律+政企恳谈+诉求闭环”机制,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布局产业园区、提供政策保障,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构建起良好产业生态。近年来先后为企业争取各级科技资金支持1700余万元,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产业空间7000余平方米,并享受20年内免租优惠,还助其搭建了“院士-博士-工程师”三级人才体系。在精准滴灌扶持下,兴瑞生物不仅牵头与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山东大学等院所、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共同体,更与南非医药研究理事会、纽约医学院等国际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19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2件,储备了覆盖DC疫苗、CAR-T、NK、mRNA等领域的40余项产品管线。
与此同时,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也催生了集群发展的“化学效应”,通过政策集成、要素保障、服务提质,高密市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一批优秀企业驰骋生物医药新蓝海,目前已拥有规上企业11家,涵盖医疗器械、生物酶、生物医学、海洋生物加工、制药等领域。其中,省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隐形冠军企业1家、省瞪羚企业3家。
如今的兴瑞生物,已从区域性研发机构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密的产业生态让创新没有后顾之忧,这里既是实验室,更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该公司技术总监强邦明表示,兴瑞生物正加速引进海外人才,推进六项创新药的成果转化,致力成为生物细胞治疗新技术的领军者。
正是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高密新增省级专精特新、瞪羚、创新型企业80家,60家重点监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8%、15.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