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密市,一场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政务服务效能变革正在深化推进。该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核心抓手,通过跨部门协同联动与系统性流程再造,着力破解市场主体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在特色农业产业领域创新推出的“生鲜乳购运管‘一次全办’”集成服务模式,成为改革成效的生动注脚。
生鲜乳产业是高密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去奶牛养殖企业办理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准运证明等关键证照时,面临环节多、材料繁、耗时长、多头跑的困扰,成为企业发展的“烦心事”。针对这一行业共性痛点,高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作为,将生鲜乳收购许可、准运证明等四个紧密关联的审批事项进行深度整合,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应用场景。
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和传统流程限制。审批部门对原有分散独立的审批环节进行彻底梳理和重构,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流程”,实现了从“单件事”向“整件事”的集成办理转变。如今,企业只需通过“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性申请所有关联证照,彻底告别了“反复跑、多头报”的历史。
高效的背后是强大的部门协同和数据支撑。高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等部门建立起紧密的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实时共享、业务并联审批、服务流程无缝对接,变“串联审批”为“并联推进”。
“我们与审批部门通力合作,推行‘联合踏勘、联评联审、联合指导’的工作模式。”高密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生产指导科副科长张扬介绍,“通过信息互通和联合行动,实现‘一次入企’即可完成从现场核查到审批发证的全流程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协同效应带来了审批效能的大幅提升。据高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涉农事务科科长岳元芳介绍,改革后,生鲜乳购运相关审批的申报材料从26项精简至17项,办理环节由20个压缩到4个,法定办理时限更是从26个工作日大幅缩减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部门还主动延伸服务,将并联审批办好的营业执照、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和准运证明等证件,一并送达企业手中。
改革红利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过去办齐这些证照,需要跑好几个部门,准备多套材料,前后得花近一个月时间。”高密市大牟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岩深有感触,“现在真是太方便了!只要按要求一次提交材料,很快就拿到了所有必需的证件。政府这样的高效服务,为我们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提升养殖技术、拓展市场和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实实在在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生鲜乳购运管‘一次全办’”是高密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市坚持从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持续在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服务体验、惠及民生福祉上精准发力。在总结生鲜乳领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该市已创新推出“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商品房预售一件事”、“农机服务一件事”、“放射诊疗许可‘末次校验换证’一件事”等多个特色集成服务场景。这些改革举措聚焦不同领域市场主体和群众的高频办事需求,通过整合关联事项、再造业务流程,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办好”。
高密市将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断拓展服务场景、优化服务供给,着力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体制机制障碍,以政务服务效能的迭代升级赋能产业全链条升级,努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注入更强劲动能。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高丽君)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