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条精研到案例剖析,从文书制作到庭审模拟,每一场赛事历练都让我离职业梦想更近一步。”近日,在潍坊高密市职教集团,夺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的2022级学生杨孝雨正向学弟学妹们讲述参赛经历。
在高密市职教集团的实训基地,“以赛促学”的理念正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图景:法律事务专业的实训室里,模拟法庭的法槌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信息技术赛场上,代码编译的荧光映照着专注的脸庞,勾勒出数字时代的奋斗场景。
“竞赛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新起点。”高密市职教集团副主任杜兆君指着荣誉墙上的奖牌说,支撑这些荣耀的是学校把专业设在产业上的培养模式,他们聘请62家企业320名技师驻校授课,教师年均入企实践150人次以上,建设五轴加工、机电一体化、智能机器人等120个实训室。2024年,该校构建的“国家—省—市—校”四级赛事体系催生了惊人的成长效应:5900人次在324场竞赛实战中完成技能蜕变。
这种蜕变在高密市职教集团2023级学生张柏松身上尤为明显。这个曾因“职业教育学什么”而迷茫的少年,从2023年参加海选时怯生生接触比赛系统,到如今连续摘得国际信息处理大赛法律事务金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文信息处理金奖,两年时间实现惊人蝶变。当站上国际赛领奖台时,张柏松真正读懂了“技能改变人生”的深意,今年9月他将进入职教集团的工匠班,向着2026年春季高考发起新的冲刺。
赛场上的荣耀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海尔集团黄岛厂区设立高密市职教集团实训学生生产专线,让实训生提前实现岗位对接;与德国科乐收集团共建的双元制培训中心,通过进驻企业实习与回校深造交替进行校企联合培养,46个月轮岗实训后直接输送至科乐收农业机械(山东)有限责任公司就业。这种“双向奔赴”模式结出累累硕果,职教集团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6.7%。更令人瞩目的是,臧一诺、禚梦凡等学生凭借大赛荣誉免试升入本科院校,仲凤轩等三人更被山东政法学院破格录取。
从技能竞赛到产教融合,从专业优化到教学革新,高密市职教集团正以赛场为练兵场、以产业为风向标,用四级赛事体系搭建起人才成长立交桥,催生着一批批的新时代工匠在齐鲁大地上茁壮成长,用技能之光点亮他们的出彩人生。(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