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刊发《高密“和动力”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来源:爱高密 日期:2025-09-02 09:36:49

高密市打破传统治理“碎片化”壁垒,建成2100平方米的高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创新整合检调对接工作室、和美凤城调解室、仲裁窗口等11个部门服务窗口,构建起“进一扇门、办百家事”的“一站式”服务矩阵,被群众亲切誉为“解忧舒心会客厅”。综治中心坚持以“法治+心治”为创新双翼,深度融合人民调解员、专业律师、公检法司干警、心理咨询师等多元力量,探索出一条“法理情”相融的多元化解纷新路径。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破难题

“过去闹纠纷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到综治中心‘会客厅’,喝杯茶的功夫,啥都能解决,真方便!”成功化解了困扰家庭12年的情感与房产纠纷后,齐大叔由衷感慨。面对积年累月的送养心结、财产分配等复杂矛盾,“和美凤城”调解室的王雪萍同志精准锁定核心冲突——父母主张物权与女儿索要装修补偿。

综治中心突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充分尊重双方意愿,创造性提出“以补偿换搬离”方案,并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添附补偿原则予以支撑。最终协调父母支付女儿3万元,既明晰了房屋权属,也保障了女儿的合理投入。这3万元,不仅换回了一套房屋的归属,更为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燃了团圆的希望。

高效联动:协同作战显威力

今年8月,高密市人民检察院对一起涉及轻伤的七年家暴积怨提出联调申请,高密市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动响应机制,迅速集结民警、律师、调解员组建联合调解组,多部门协同作战,各司其职。检察官明晰法律责任与后果,民警讲解案件侦办详情,律师提供专业法律意见,调解员专注情感疏导与关系修复。

正是这种无缝衔接、高效联动的模式,促使施暴者王某真诚道歉赔偿,岳父刘某军接受谅解,仅用3小时便圆满化解刑事纠纷,成功将治理重心由单一“治罪”转向深层次“治本”,不仅修复了受损的家庭关系,更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环境撑起了保护伞。达成协议后的当事人感慨万分:“综治中心团队如此专业、耐心,方方面面替我们考虑周全,效率还这么高,我们心服口服!这比单纯打官司更有温度!”

专业赋能:创新解法护周全

近日,一对年轻夫妇满面愁容地来到高密市卫健局驻综治中心窗口求助:“女儿半年前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腿部受伤,骨折虽愈,却对运动产生严重恐惧,亟需心理治疗,但前期赔偿金已无法覆盖费用!”接到卫健窗口的联调申请,综治中心迅速调度常驻心理咨询师王学敬与调解员李春辉介入。

创新引入“心治”理念,经心理咨询师科学评估确认女孩存在创伤性焦虑后,综治中心促成双方达成突破性方案:将现金索赔转化为由幼儿园承担专业心理康复治疗费用。这份聚焦“康复优先”的调解协议,精准回应了儿童身心健康的核心诉求,实现了纠纷解决效果的最优化。

溯源治理:构建和谐新生态

高密市综治中心始终致力于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积极构建源头治理“新生态”,不仅着力化解当下纠纷,更注重溯源清流,预防矛盾滋生。中心倾力打造功能集成的“一站式”平台,确保群众“只进一扇门”,即可便捷获取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全链条服务,显著提升了纠纷化解效率与群众满意度。在坚守法治底线的同时,以修复亲情、邻里等社会关系为纽带,将刚性法条转化为有温度的调解实践。借助心理干预等专业力量,有效避免了“一刀切”裁决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

高密市综治中心负责人王大群说:“调解不仅是化解矛盾,更是以法治为基、以温情为桥,修复关系、消除隐患,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每一次成功的握手言和,都是筑牢社会和谐基石的坚实一步。”

2025年以来,中心累计调解纠纷逾1700件,成功率超95%。以综治中心为枢纽,多部门协同、多专业赋能、多策略并举的“和动力”调解模式,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实效性,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注入澎湃动力。当法律为权利划清边界,调解则为修复与和解铺设通途——这正是高密“和动力”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的宝贵智慧和实践样本。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葛婷婷)


推荐新闻

视频

头条推荐

扫二维码下载

"爱高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