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刊发《高密:红高粱热土上的国防之歌》

来源:爱高密 日期:2025-09-29 09:59:31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教育是夯实国家安全根基的关键,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熔炉。近年来,高密市深耕红色沃土,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防教育基地,以红色基因铸魂,将历史硝烟化为鲜活教材,让爱国强军信念深植民心。 

缅怀革命先烈  坚定理想信念

坐落于城区的高密市烈士陵园,长眠着1900多位有名与无名的英雄烈士。作为党性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这里闪耀着“胶东抗战英雄”夏侯苏民等烈士的光辉事迹,抗战和革命时期的实物展品,诉说着《百年红色高密记忆》,让更多的人们接受精神洗礼。清明祭英烈,党员干部在此重温入党誓词,青少年在此立志报国,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火永不熄灭。

讲述烽火岁月 弘扬抗战精神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照亮未来。在高密东北乡的抗战热土上,红高粱不仅孕育文学,更铭记着一场荡气回肠的不屈斗争。走进高密红高粱抗战馆,以“孙家口伏击战”为历史原型的展览恢宏展开,馆藏3000余件抗战实物震撼人心——日军中将披风、首版《红军长征地图》等国家一级文物,无声却有力地讲述着烽火岁月。展馆创新打造沉浸式研学体系,复原战场实战课程,让体验者身临其境。在此,学子们重走长征路、共绘爱国画卷,展馆年接待研学人员数万人次,已成为胶东红色教育的新地标。

拓展红色研学 牢记使命担当

姜庄镇王干坝村,被誉为“高北小莫斯科”,其用十二个“第一”的荣光,书写乡村振兴的红色篇章。这里诞生胶高第一个独立营、高密籍首位解放军少将王衍成、志愿军二级英雄武在元。2024年,王干坝村投资建成的教育基地全面开放。红色报告厅、英雄胡同串联起“十二个第一”革命史,后代人现场讲述父辈们英勇斗争的故事,开馆首月,即有600余名党员干部到此研学,红色精神的传承推动村貌焕新与文旅融合发展,村庄成功入选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薪火“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多元融合施教 增强国防意识

当传统遇见未来,国防教育在科技赋能中迸发新锐力量。在高密市职教集团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产教融合+国防教育”模式特色显著。基地依托资源优势,整合校校合作、校企协同与军地联动,实现专业技能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开展战术演练、队列训练,强化纪律协作,推出民航认证的无人机培训,邀请“五老”志愿者、抗战老兵开展红色文化宣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等形式,这些国防教育活动更具多样化、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国防安全意识,让更多青少年成长为“心怀家国天下 勇担青春使命”的复合型人才。


推荐新闻

视频

头条推荐

扫二维码下载

"爱高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