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醴泉街道稳步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开展,盘活村(社区)集体资源,走出了一条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新路子,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红色“源动力”!
瑟瑟秋风中,醴泉街道西尤家屯村的四十亩山楂园迎来收获季,成熟的山楂挂满枝头。这样一派丰收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的到,这里曾经废弃了十多年。
醴泉街道西尤家屯村主任李清山说:“前几年村里由于各种原因,这片山楂园荒废了好几年,去年成立了合作社后,对外承包,以每亩五百元的价格承包出去,我们村每年可收入一万五千多元,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东、西尤家屯毗邻而居,村里传统经济作物产出效益低,联合党支部成立后,尝试起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的路子。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了由联合党支部领办的富强现代农业合作社, 盘活闲置资源,发展起山楂、草莓、樱桃及时令蔬菜种植等高效作物种植园,为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带来了希望。村民于敦棡第一批加入合作社,他和家人经营着两个草莓大棚,每年十五万元左右的纯收入让他尝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甜头。
依依有机草莓采摘园负责人于敦棡说:“有了村里合作社的支持,我们也敢放心大胆的去干,不断去扩大规模。我建起大棚之后后面又栽了十亩樱桃,以美早为主,附加值也比较高,今年是第四年,明年第五年也是盛果期,明年把十亩樱桃盖起棚来,以后就光棚里利润就很可观。”
今年以来,醴泉街道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党员干群齐心共进,以规范化为导向,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助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力推进、集中突破,用实干担当,趟出一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康庄大道”,用“红色党建”促进了“黄土地”增收。
尤家屯村联合党支部书记李衍富说:“这些年我们村充分发挥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发展草莓、樱桃、山楂等现代农业园区270多亩,通过有偿服务、技术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6万多元,吸收本村居民30多人到园区打工,每年人均增收3.5万元左右,实现了集体农户双增收,农业农村双增效,思想境界双提升。”
记者:单颖颖、于钦水

来源:高密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