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搭建“科创飞地”平台 探索异地借智新模式

来源:潍坊改革 日期:2021-06-30 08:42:55



针对县域科技创新“人难来、才难进”的突出问题,高密市创造性落实省委“九大改革攻坚”“七个求突破”中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要求,坚持逆向思维,“不求所在,但求所用”,聚焦招引外地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创新开展异地借智新机制,探索设立潍坊市首家省外“科创飞地”—南京夷安科教技术研究院,主动对接“飞入地”科创人才资源,“借地”开展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构建起企业“研发在飞地、成果在高密”的全新发展模式,今年5月,副省长凌文对该创新经验作出批示肯定。



一、搭建科创平台


在南京市徐庄高新区设立科创飞地,成立南京夷安科教技术研究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定向对接机制,开办技术交易市场,与徐庄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享科教技术研究院创新成果和需求信息,引导技术、数据、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实现跨域流动,构建起“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创新生态链条。截至目前,高密市已有康地恩生物等20余家科创型中小企业入驻科创飞地,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当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现全方位合作。同时,建立校企合作定期对接机制,在南京市举办“高密(南京)产学研合作校企对接会”,促成了高密“十强产业”12家优势企业与9家驻宁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16项。


二、坚持实体运作


制定科创飞地建设使用管理办法,按照“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原则,引进第三方运营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和技术交易业务开展,为入驻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政府重点在提高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办公区面积2000余平方米,加强对参与企业、入驻科技项目的绩效管理和考核评估机制,协调各方良性互动,实现企业拎包入住。坚持从创新资源供给和产业技术需求两端精准发力,建立起企业现有人才信息库、人才需求信息库、科技项目需求信息库和转型意向目录库为主的“飞地四库”,288名南京高校专家学者和354名高密本土人才需求信息,以及33项科技攻坚项目全部入库,便于企业精准对接人才需求。



三、加速成果转化


成立高密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飞地科教技术研究院在高密本地的技术成果交易功能,构建“高校—飞地技术交易市场—本土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四点一线的项目技术交易链条。打造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研院所平台”为载体的科创成果承接平台,为“科创飞地”产学研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平台支撑。目前,在高密已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100万平方米,设立院士工作站8家,高校、科研院所分支机构35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潍坊市级以上科创平台228处,充分消化科创飞地技术创新和项目转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两项飞行器研发技术,通过该平台,已先后与金永和精密铸造等4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合作,部分应用于实际生产,既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又推进了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创新人才引育模式,与南京市签订合作协议,就人才共享、平台共建等开展合作,重点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研发团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周瑾教授团队等开展合作,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签约高层次研发人才(团队)32人。



四、优化创新环境


出台激励措施,完善奖励办法,高密市每年拿出1.5亿元科技创新经费,优先扶持科创飞地引进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合作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去年以来,借力科创飞地,高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家、授权发明专利192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目前提高到44.29%。开辟“科创飞地”孵化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开展“一审即终审”;为飞地项目提供“拿地即开工”“开工直通车”等特色服务,在普通项目审批效率的基础上,办理环节再压缩2/3、审批提速50%以上。建立科创飞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定期发布制度,通过举办区域资源推介会、人才营商洽谈会、智库讲座论坛、“凤还巢”高密创新发展大会等高层次峰会论坛,持续扩大科创飞地品牌影响力和运作成效。



供稿:高密市委改革办

推荐新闻

视频

头条推荐

扫二维码下载

"爱高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