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处理好粪污污染问题,不仅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也事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密市委市政府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倾注大量精力进行养殖业粪污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王兆磊是夏庄镇王家官庄村的养猪户,为很好的解决粪污污染问题,他建起了化粪池,养猪产生的粪污经过发酵后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他的20亩苹果园,既实现了粪污还田,还消除了养殖污染。


夏庄镇王家官庄养殖户王兆磊说:“我们的猪场出来的粪便、尿,全部进入了化粪池,经过发酵一段时间以后,利用泵经过软管打入果园,这样果园也不用施肥了,也没有污染了”。
走进潍坊新和盛家禽有限公司,鸡舍洁净,绿树环绕,不仅环境清新,而且没有一点气味,这取决于他们实行的鸡粪不落地和统一集中处理管理法。

潍坊新和盛家禽有限公司场长孙文刚说:“我们鸡场这个鸡粪,现在通过传送带直接传到棚外,直接装车,鸡粪不落地,通过专门拉鸡粪的车直接送到有机肥厂加工有机肥”。
高密是养殖大县,目前有养殖场户5000多家,常年粪污产生量在200万吨左右。以前,因为粪污污染环境问题,群众意见很大。处理好粪污污染问题,不仅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也事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此,高密连续6年开展系列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依托实施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投资3.9亿元,先后完成了1个大型沼气、1个有机肥厂、4个区域中心,1032个规模场,“N”个“规下小场”配建,构建畜禽粪污“114N”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全配建、零排放”的任务目标。

高密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二级主任科员赵志强说:“重点抓住了规模场、‘规下小场’‘双100%’配建、粪污ABC评级管理、整县推进、‘114N’服务体系、养殖区划一张图、废弃物处理纸质台账、粪肥利用电子台账、粪肥管护信息平台、粪污高标准整治、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粪肥托管等粪污治理12个关键环节,实现了粪肥还田资源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
在采取得力治理措施的同时,高密还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粪污治理的新技术、新模式,既让养殖场户容易接受,更体现了粪污治理的实用化和科学化以及粪污资源循环利用的高效化。
高密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科科长张建军说:“我们高密市共推广应用了自然发酵、沼气工程、加工制肥、商品有机肥、发酵床5种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的粪污处理实用技术,截止目前,共建设了储粪棚1541个、17.5万平方米、化粪池3676个、35.5万立方米,污水泵4000余个,管网300万余米”。
畜禽粪污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有科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才能让废弃物资源实现变废为宝,这样既能让养殖环境“绿”起来,更使环境美起来,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高密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楚洪鹏说:“下一步,一是加大宣传,提高养殖业户环保意识,守法经营意识,养成粪肥还田习惯;二是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在粪污处理设施运行上、在项目效益发挥上、在镇村、畜牧、环保等部门形成合力上都要有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三是立足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做好200万吨粪肥和55万亩消纳农田结合文章”。
记者 王择钧 李重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