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村积极争创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

来源:爱高密 日期:2022-11-09 09:04:16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9日讯 “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聂家庄村位于高密市姜庄镇驻地东南部,共有235户,683人,占地面积225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泥塑之乡”,这是一个有底蕴、有灵魂、有文化根脉的文化名村。

近年来,聂家庄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非遗丰厚底蕴为依托,将文化振兴与为民服务相结合,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全力推动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享“传承人得保护+群众得实惠+村集体经济得壮大”的文化成果,先后获得“中国泥塑之乡”“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山东省景区村庄”“潍美”公共文化空间功能设计奖等荣誉,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成为了以文化两创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一是聚力队伍建设,统筹文化布局。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聂家庄泥塑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庄镇将聂家庄民俗文化村的打造作为擦亮“文化名镇”这一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一名副镇长长期派驻、一名公务员任专职文化管理员机制,凝聚起高位推进抓文化统筹的强大合力。以聂家庄为主要阵地,全域打造形成“两园、三基地、多点”文化布局,投资2000万元,打造提升文化公共活动场所建设,规划占地100亩,设有高密泥塑文化艺术馆、产学研实践基地、餐饮休闲区、冬暖式大棚、电商直播室等20余个功能区。

同时,建有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党建广场、钢雕园、口袋公园和网红墙绘等,配备泥塑主题秋千、儿童滑梯、运动器械等,全天候对群众免费开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建广场舞、书画、摄影等群众文艺队伍4支,先后开展“魅力姜庄 文惠于民”系列文化活动30余次。聂家庄村组织创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30名志愿者开展政策宣讲、卫生清理、文艺活动后勤保障等“学雷锋”志愿行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是聚力基础资源,乡村“塑魂”“美颜”。为实现村庄由“一时美”向“时时美”、由“要我美”向“我要美”的深刻转变,全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逐街逐巷清理卫生,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350份,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主动性。设计规划聂家庄花海,栽植虞美人、格桑花等各类花卉1000平方米。

结合非遗底蕴,建设泥塑经典作品“叫虎”景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打造聂家庄村多彩非遗文化小巷,设计绘制了主题3D墙绘和泥塑文创墙面1700多个点位,强力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着力保护传统古村落和建筑,将村内一处拥有见证200余年历史、占地210平方米的老屋,实施保护措施,原汁原味保留了传统文化。同时,以村级公示榜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大力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善行义举榜、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等内容,以文明乡风激发基层治理的“乘数效应”。

三是聚力品牌提升,产业蓄力腾飞。持续放大具有文化附加值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非遗传承贡献乡镇”“聂家庄——中国泥塑之乡”品牌效应,创新探索“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协会”发展模式,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基础,成立昌盛泥塑联合社,专门负责泥塑的生产加工;组建高密市泥塑协会,吸纳传书工艺、华伟泥塑等7家企业为会员,专门负责泥塑产品的宣传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供销链条。

截至目前,已有120多名泥塑艺人加入到合作社制作泥塑产品,生产的泥叫虎、摇猴、八仙等泥塑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乡村观光、文化体验、田园采摘等业态,聂家庄村支部书记聂传书带头成立青禾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香葱、香菜、圆葱等蔬菜,每年销售收入3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四是聚力文旅融合,非遗重焕生机。通过丰富多彩的节会内容、特色新颖的主题包装、隆重节俭的办会理念,高标准筹划“高密市首届非遗艺术节”和“潍坊市非遗在社区工作推进会议暨高密市第二届非遗艺术节”,致力打造“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能体验、可带走”的非遗之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非遗文物走进现代生活,7月22日-7月24日举办的高密市第二届非遗艺术节接待旅游团13个、研学队伍11支、游客近2.3万人。

坚持以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日等为契机,在泥塑产学研实践基地设置非遗教室,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感受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手艺。突出泥塑、扑灰年画等特色手工艺为重点,吸引20多所知名高校团队参加研学,研学人数超过3500人。同时依托非遗文化丰厚底蕴,不断创新育人机制,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推进“非遗在校园”“非遗在社区”,开设扑灰年画、泥塑、剪纸等特色文化课程,形成了新的非遗传承教育特色。“非遗在校园”宣传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传承的力量”栏目播出,“非遗传承 以美育德”办学特色宣传文章在人民教育2021年第12期刊发,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大众日报等高端媒体20余次报道学校德育活动,皆引发广泛反响。

推荐新闻

视频

头条推荐

扫二维码下载

"爱高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