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6日讯 醴泉街道把耕地保护的政策机遇转化为大田托管的现实路径,全力以赴抓好卫片整改、耕地“非粮化”整治,率先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种粮大户+育种企业+农户”的运行方式,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农民增富的多赢目标。
3月21日,醴泉街道大屯村村两委院内分外热闹,前来签订土地流转协议、领取土地流转费的村民络绎不绝。认真阅读协议内容后签字并领到现金的村民喜笑颜开,村民仲崇明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醴泉街道大屯村村民仲崇明说:“我的地以前自己种着,不带人工,一亩地(年收入)也就是1000元左右,退去人工也就是几百元钱。现在一亩地800元,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我对这次大田托管确实很满意,整个村都齐声拍手叫好”。
记者了解到,自开春以来,醴泉街道翻身庄片区与所辖6个村居的两委干部对整个片区的位置、每个村居的村情、每块待整改的图斑和种树农户的心理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与街道大田托管工作相结合,以耕地卫片整改促进大田托管开展的工作思路。他们一边入户做工作,讲政策、算好帐,一边联系有实力的托管公司和种粮大户实地查看。截至目前,大屯、小屯两个村居已与种植大户签订了600亩大田托管合同,农户每年亩均收入800元,村集体每年亩均收入100元。
潍坊君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区域经理绳杰说:“这样一次性补贴这么高,我觉着给老百姓一个很好的收益。我们是大型托管,水肥一体化,科学化管理,我们需要(耕地)面积很大,面积越大,我们管理的模式越好”。
大屯村党支部书记栾勇告诉记者,目前耕地卫片整改与大田托管同时稳步推进,由村两委协调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为农户伐树,尽最大可能将群众的利益最大化。
醴泉街道大屯村党支部书记栾勇说:“大田托管一方面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再一方面也给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咱也符合退林还耕中央下的文件,总体来说多方面都是受益的。这个4号片是树最少的一个片,往北5号,再往北6号还是树。咱现在从这200亩带动起来,5号、6号这会都在杀开树了。到下年秋季先照着1000亩(托管),这样给村集体一年还增加10万元的收入”。
今年以来,醴泉街道全力以赴抓好卫片整改和耕地“非粮化”整治,率先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种粮大户+育种企业+农户”的运行方式,将退林还耕腾出的土地流转出来,转租给有信誉、有实力的种粮大户,繁育推广抗冻性强、适应盐碱地生长的“菲达6号”“潍麦12”“潍麦13”等优质小麦新品种,全程实施机械化耕种,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把耕地保护的政策机遇转化为大田托管的现实路径,推动经济薄弱村在大胆探索中重拾发展信心,在破旧立新中重塑干部形象,在改革攻坚中重现高光时刻。
醴泉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孙洪利说:“我们将以大屯、小屯为样板,向内蓄势发力,向外辐射延伸,年内新增大田托管3.6万亩以上,实现土地增值、集体增收、农民增富的多赢目标,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密实践做出醴泉担当,交出满意答卷”。
记者 刘清春 刘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