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出像样的菜肴,厨房里必不可少的是一把好刀。临近春节,高密菜刀产业进入生产销售旺季,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利器”。
随着农历新年的日益临近,菜刀生产、销售进入旺季。在以制作高密菜刀闻名的夏庄镇十里堡村,大大小小的菜刀生产厂家都开始忙着赶订单、抢工期。不少经销商早早上门等着提货。
菜刀经销商孙日山说:“这个刀相当好,钢硬,相当锋利,我给邵铁匠代销十多年了,经常有客户到我那里去买,我卖了好多,很好,很好用,所以大家都用着放心。”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高密打制菜刀技艺有着400多年历史。早些年菜刀制作手艺人选用锰钢作为原材料,生产“黑菜刀”,又称“夹钢刀”,因外形威猛色泽黑蓝,重量轻盈,又被大家称为“快马轻刀”。
高密常发刀具厂厂长、高密菜刀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邵泽忠说:“祖祖辈辈都做黑菜刀,黑菜刀它有个特点,硬度高,刀背厚,刀刃薄,它有个缺点就是刀黑乎乎的不漂亮。一直到1990年以后我们开始做白菜刀,白菜刀是不锈钢刀,卫生漂亮、美观。”
为谋发展,菜刀制作手艺人通过不断创新菜刀制作工艺、引进先进数控机床加工设备等,在菜刀变白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快马轻刀”的实用特点,进一步提高高密菜刀品质,激发这一非遗项目发展活力。
高密常发刀具厂厂长、高密菜刀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邵泽忠说:“现在我们用的叫钼钒钢,材料很好,硬度很高,做出来的菜刀很锋利,长久耐用。现在尤其到了年底,菜刀这块供不应求,现在我们加班加点,产量不断在增长。”
为了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菜刀制作手艺人还在菜刀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开发出了不少新产品。如今高密菜刀的种类已经达到了四五十种,年产量突破2000万把,除了山东市场以外,还进入了河南、河北、江苏、广东、内蒙、新疆和东北三省,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利器”。
高密常发刀具厂厂长、高密菜刀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邵泽忠说:“夏庄大约有二三十户做菜刀的,正因为我们是老字号,又是非遗,我们一是要严把质量关,再一个不断推出新品种,也带动周边的我们的同行更好的发展,让我们高密菜刀这个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更好地发展。”
记者 :单颖颖 于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