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潍坊市科技智库建设工作,充实智库专家力量,强化动态管理机制,提升科技智库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近日,潍坊市科协组织开展了潍坊市科技智库岗位专家调整增补工作,高密市继王钦峰、吴少军入选后,徐召智、李军2 名专家又成功入选潍坊市科技智库岗位专家。 徐召智 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密市科协副主席 山东高密小麦科技小院负责人 徐召智,男,1967年6月生。潍坊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高密市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农业农村委委员;会计师,正高级农艺师。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密市科协副主席(兼职)、山东高密小麦科技小院负责人,高密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高密市醴农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高密市粮食家庭农场联合会会长。20年来,他把培育抗冻、抗病、抗倒、耐盐碱的优质小麦新品种作为主攻方向,带领团队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潍坊农科院合作1000多亩试验田,联合培育出20余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菲达6号”通过省审,填补了潍坊小麦育种20年空白。2024年5月,联合山农大与山东省科协、农技协,潍坊市科协、高密市科协等部门联合申报中国农技协获批“山东高密小麦科技小院”。 经过20年的拼搏,徐召智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菲达6号”“菲达8号”“潍麦12、13、15、16、”等20余个优质小麦新品种(系),通过省级审定或国家审定,FD2303等10多个小麦新品系入选山东省、国家黄淮海新品种区域或生产试验,均取得优异成绩,一至两年内有望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 2025年高产创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经潍坊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实打验收平均亩产892.52公斤,实现潍坊市小麦高产纪录新突破,名列山东省官方测产最高产量。“菲达系列良种”已在山东、河北、山西三省推广种植上千万亩,发展小麦育种基地近10万,累计农业增产增收上百亿元。“高品质高产量”赢得了广大群众青睐。在高密带头成立醴农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仅为周边农民增收致富,还帮助1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李军 高密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 副院长、关节外科主任 高密市科协常委 2006年,作为高密市人民医院招聘的第一批外科专业研究生,怀着“救死扶伤 报效家乡”的伟大理想,开始了从医生涯。现任高密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关节外科主任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智能微创骨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数字骨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人工智能微创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期间到解放军第89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华西医院等顶尖机构学习深造,并赴香港大学研习人工关节技术。先后荣获“鸢都学者”“潍坊有突出贡献专家”“潍坊市知名医学专家”“潍坊市最美健康卫士”“科技创新标兵”“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十佳服务名星”“医疗工作先锋”等20余项称号。 2010年始,以“精准微创”为核心理念,在全市率先开展关节镜微创治疗技术,创新开展的关节镜数十项技术填补了全市骨外科领域的医学空白。2016年,带领团队创建了高密首个关节外科专科,推行ERAS(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患者术后下床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2021年,敏锐把握人工智能趋势,推动全省县域公立医院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落地高密,仅119天就完成100例手术,创下“潍坊速度”。目前,高密市人民医院骨科团队已完成骨科机器人手术600余例,均获成功。其中,骶髂关节脱位机器人辅助下内固定、肩锁关节脱位经皮置入等多项技术国内领先。自2019年1月至2025年2月科室手术总量6308台,本人主刀2247台,关节置换手术量居全省县级医院前三,患者治疗费用潍坊最低,效益显著。 作为关节外科主任,为提高科室软实力和竞争力,牵头举办30余场学术会议,推动了快速康复(ERAS)、VTE预防等技术的普及;2022年,作为骨外科学科带头人,带领骨科获评潍坊市重点学科,影响力辐射本地及周边县市区。 始终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作为项目负责人,科研结题2项,其中《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适应征选择的临床研究》课题获省科协结题一等奖;科研立项2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地厅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科研立项3项;作为首位发明人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骨关节炎治疗新进展》专著一部;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正规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来源:高密融媒综合高密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