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证实,他定于17日在白宫会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两人预计将商讨美向乌提供“战斧”巡航导弹问题,但特朗普尚未作最终承诺。
按美媒说法,鉴于特朗普通过极限施压斡旋本轮巴以冲突取得初步成果,欧洲方面希望美方就乌克兰危机采取类似手段,加大对俄罗斯施压力度,提供“战斧”导弹是潜在选项之一。
据悉,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海马斯”多管火箭炮、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等多种武器。而此次有可能提供的“战斧”导弹,其射程可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来源:视觉中国)
是否提供“战斧”
成美乌首脑白宫第三会核心议题
10月17日将是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在白宫的第三次会晤——今年2月在白宫会面时,美乌领导人在媒体直播中争吵,不欢而散;8月,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泽连斯基在欧洲多国领导人陪同下再次造访白宫。
特朗普去年竞选总统时,多次誓言上任后将迅速解决俄乌冲突。他今年早些时候一直要求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让步,但后来表露对俄方的“失望”,其立场也出现转变。
9月23日,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晤泽连斯基后称,在欧盟和北约支持下,乌克兰有望“夺回整个乌克兰”。他还表示美国将继续为北约提供武器。9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向媒体表示,白宫正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据两名知情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已于上周六、上周日两次与泽连斯基通话,双方就乌克兰获取“战斧”的可能性展开讨论。消息人士称,目前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双方关于这一问题的谈判已取得进展。
据央视新闻报道,乌克兰国内目前高度关注即将举行的美乌首脑会晤。而此次会谈的核心议题,就是美国是否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同时,10月13日,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等核心代表团成员已抵达华盛顿,为两国领导人会晤进行最后准备。
乌国内分析认为,虽然美方尚未就是否向乌提供“战斧”导弹作出最终决定,但这一议题的持续推进标志着两国在远程打击能力合作上进入“实质阶段”。分析人士指出,泽连斯基此行的主要目标,是为乌赢得更多防务支持,特别是在远程打击与加强乌防空能力上,为接下来的冬季防御赢得更多时间。
当然,这也不是泽连斯基第一次游说美国提供“战斧”导弹——2024年10月30日,泽连斯基就表示,他曾向美国索要“战斧”巡航导弹。7月15日英国《卫报》又报道称,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副局长斯基比茨基表示,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7月初的通话中讨论过向乌提供“战斧”导弹的问题,但尚未达成协议。
与此同时,特朗普近日也表示,他在上周日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提及,自己可能会向俄总统普京发出新的最后通牒:要么重启严肃的和平谈判,要么美国将向乌方提供“战斧”。
来源:央视新闻
“战斧”导弹威力到底有多大?
那么,“战斧”威力到底有多大?为何让泽连斯基如此心心念念?一旦真的投入俄乌战场,又会对俄罗斯产生何种影响?
“战斧”巡航导弹是一种全天候、亚音速、多用途巡航导弹,能够自陆地、舰船、空中和水下发射平台发射,因其精确度高,威力大,打击速度快而成为美军发起攻击的急先锋。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战斧”导弹各型号射程不等,最大射程可达2500公里,数倍于乌克兰此前获得的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射程。如果乌克兰获得“战斧”导弹,其打击范围可涵盖包括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腹地。自1983年装备美军以来,“战斧”导弹历经多次实战应用,美军在今年6月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行动中就曾动用了该种导弹。
此外,“战斧”的战斗部重量约450公斤,比目前乌军使用的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的战斗部更重,因此威力更大,而且突防能力较强,即便只有一两枚命中俄罗斯的兵工厂等目标,也会造成较大破坏。
目前,分析普遍认为,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将意味着华盛顿在乌克兰问题上迈出危险一步,使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并可能使美国和北约直接卷入冲突的风险增大。
再来谈谈“战斧”导弹若投入战场对俄罗斯有何影响?
关于美国可能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导弹,俄罗斯政界的声音很统一,主要表达的意思有三层:其一,确实构成威胁;其二,无法改变战局;其三,将严重升级局势和破坏俄美关系。不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本人,还是他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都曾有过类似表态。
本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将进一步损害俄美关系,破坏俄美关系中刚刚出现的曙光。“这将意味着局势进入一个全新的、质的升级阶段。”(图为普京,来源:视觉中国)
央视新闻分析指出,按俄媒的说法,除了“战斧”导弹性能,让俄罗斯政界普遍发出警告的、构成局势严重升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战斧”可以搭载核弹头。普京本人10月2日曾表示,没有美军的直接参与,“战斧”将不可能被乌军使用。移交“战斧”意味着包括俄美关系在内的局势发生“质变”,不过战场力量的对比不会改变——俄罗斯防空系统将像拦截其他导弹一样拦截“战斧”。根据报道,叙利亚战场上曾有俄军成功拦截“战斧”的先例。
俄罗斯军事分析人士则认为,特朗普的最新言论仅为展示其支持乌克兰的意愿,而非发出具体信号或试图施压。早在拜登时期,美方就讨论过向乌军提供“战斧”导弹的可能性,但一是担心导弹被俄拦截会令美国形象受损,二是少量导弹无法改变战局。考虑到政治和军事后果,即使美国提供乌方“战斧”,也很可能是老旧改进型号。
军事观察员张学峰同样分析指出,尽管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的可能性存在,但短期内难以实现大批量交付。一方面,“战斧”的年产量有限,通常不到100枚。除满足美军自用和对外出口之外,能分配给乌克兰的数量较为有限;另一方面,即便乌克兰获得“战斧”导弹,也将处于“有弹无枪”的状态。该导弹主要由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美国陆军的“堤丰”系统也可以发射,但乌克兰缺少这些发射装置。
进入10月,在乌东前线,虽然俄罗斯国防部还会通报在一周内控制数个居民点,但战局在进入冬季以前似乎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前线之外,能源设施已经成为双方每日互相打击的重点;而在俄乌直接接触方面,克里姆林宫证实,除战俘交换外,已陷入停滞(来源:央视新闻)
特朗普仍有意斡旋?
按一些媒体说法,特朗普政府似乎有意加大对俄方施压力度。
上月,特朗普的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暗示,特朗普已授权对俄罗斯领土深处发动打击。凯洛格表示,在俄乌冲突中“不存在所谓的‘安全庇护所’”。特朗普的态度究竟如何,全球都在持续关注。
10月13日,特朗普在证实会见泽连斯基前则称,美方正考虑提供“战斧”导弹,这将是乌克兰“进攻中的新一步”,但美方“也可能”不这样做,“我们走着瞧”。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方参与斡旋本轮巴以冲突,达成并执行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是特朗普“收获的重大外交政策胜利”。欧洲和美国政府一些官员目前希望特朗普能以此为契机,同时“吸取教训”,向俄方加大施压力度,促使乌克兰危机的解决取得进展。
报道称,特朗普此次访问中东期间多次提及乌克兰危机,表明他仍有意继续斡旋。
除“战斧”导弹,美方极限施压的可能选项还包括加大对俄经济制裁,以及加强对俄方能源出口的遏制。
不过,《华尔街日报》援引军事分析师弗朗茨-斯特凡·加迪的话报道,美方斡旋更有可能的情境是,特朗普直接与普京谈妥停火协议后迫使泽连斯基接受,尽管这可能引发欧洲方面担忧并出手阻挠。加迪认为,这种情境符合特朗普一贯的“高调、单边”外交风格。
来源:高密融媒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央广军事、上观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