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4日讯 近年来,高密市围绕营商环境工作持续发力,紧扣“新高密人、新市民”出行刚需,精准高效投放共享电动车,拓展“共享+”新场景、新服务,休闲漫游、景区骑行等多模式发展,持续优化骑行体验,逐步构建便捷、高效的城市慢行出行网络。
在豪迈集团第二工业园A区共享电动车站点,来自黑龙江的员工许萌正熟练地扫码取车,准备前往附近的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对她而言,这个站点不仅是通勤的工具站,更是她融入高密生活的“第一站”。
豪迈集团第二工业园厂区员工许萌说:“我刚到高密时,就担心厂区附近的商业街远、出行购物游玩不方便。现在厂区周边有了这些共享单车站点,操作简单、收费透明,上下班、买东西都很方便。”

共享电动车一头疏通城市“毛细血管”,一头注入绿色发展活力。为了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高密市经过多次调研分析,与哈啰、美团、青桔3家共享电动车运营商签订协议,建设并运营“共享电动车监管平台”,将所有共享电动车的代码编码输入监管平台,督促运营公司加强日常管理,及时进行维护保养、调配车辆数量、更换车辆电瓶,确保市民出行便利;综合考虑人口总量、人口分布、人员流动量、“新市民”出行习惯等因素,先后在豪迈公司等重点企业周边设置停车点20处、投放共享电动车300辆,优化调整青科大、职教集团等学校人口密集处停车点13处。
美团共享电动车高密城市经理杜超介绍,根据相关部门的工作安排,在停车点设立电子围栏、高峰时段增加运维人员、配备安全头盔,提高骑行舒适度和安全指数,及时维修故障车辆、更换电瓶、规范停放秩序,确保市民随扫随骑、随停随走。


这些让“新市民”满意的共享电动车站点,背后是有关部门反复调研、精准对接的成果。从前期摸排重点企业厂区新员工出行轨迹,到结合企业倒班作息调整站点位置与车辆调度,每一步都围绕“帮新高密人、新市民留得下”的目标推进,让服务精准落地。
高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明介绍,目前,在全市范围内主要办公区、大型企业、工业园、学校、医院、商场和居民小区等区域共划定停车点391处,投放3500辆车,年骑行量达150余万人次。下一步,将继续围绕为“新高密人、新市民”服好务、办实事,持续跟踪站点使用情况,根据新员工数量变化、出行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不断为“新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让他们更愿意在高密工作和生活。
记者:张丽华 李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