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暖心救助”行动,构筑多层次多部门联动救助模式,做好流浪者“兜底”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
6月16日上午,在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一场救助重点工作研判会正在召开,会上还对即将从青岛市社会救助中心接收的流浪少年的护送回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隋爱华说:“一会一位在外流浪的未成年人就要回来了,咱们在接待这个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咱们的爱心、关心,让他感受到温暖。”
上午10点多,流浪少年孙某某来到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细心照顾下,心里暖暖的。


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业务主任王臣介绍,这位老人在今年1月10号由井沟派出所在井沟镇的孙家庄村捡拾到,送到救助中心,经过多方查找,证实老人属于流浪乞讨“三无”人员,就为其办理落户安置这一块手续,目前落户基本接近尾声,马上老人就拿到新的身份,让他在养老中心幸福地生活。

“大爱寻亲,情满救助 。”据了解,今年,我市通过公安、城管等部门合力救助与社会综合救助中心衔接,有效保障了流浪人员基本生存权益,结束流浪生活,享受到社会文明发展成果。截至目前,共救助25人次,其中,公安部门巡街共发现10名流浪人员,护送至救助机构进行救助。
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隋爱华说:“我们在救助流浪人员时始终做到有爱心、有耐心,建立了民政、镇街区、公安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日常巡街力度保证救助及时高效。注重加强源头治理,通过各级对辖区内常年流浪走失人员的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点对点帮扶,从源头上减少了流浪乞讨现象。还通过公安部门技术、抖音、微信、全国寻亲网新方式寻亲,提高寻亲精准度和效率,下步我们要在照料服务、甄别寻亲、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关键环节上建机制、提质量,实现精准寻亲、温情救助。”